新加坡外来移民,朋友还是敌人?

文章来源:华商移民网编辑:Julie时间:2012-11-09 17:30浏览次数:

故事先从新加坡人庞先生说起。要不是有一天一个德国女人突然成为了他的顶头上司,40岁的做着贸易咨询工作的庞先生从来就不在乎跟他在同行业内一起工作的外国人。2008年,自从那个德国女人被引进到他们投资银行系统内部担任区域经理的职务后,他的工作业绩就不断下滑,士气低落,最终做出了离职的决定。他对这样的结局一直耿耿于怀。

直到今天,他仍然对被邀请来工作、取代了他的大好前途的外国人持有长期的怀疑之心,他指责这些外国人抢占了他职业向上攀升的机会,挡住了他提升的道路。

很多跟他有相似经历的本土新加坡人也与他感同身受。他们认为自己都是那一批不幸被外国人挤出正规职业轨道的可怜虫。

一时间,一种带着“他们-我们”情绪的观点在新加坡频频出现,潜在的反感与日俱增。

但是,对庞先生来说,要不是那个“德国主妇”的出现,他现在不会有那么多的外国朋友,也不可能进一步发现原来这些在新加坡就业的外国人谦卑恭顺,对自己工作的这个第二故乡保有礼貌的态度。

近年来,外国人如同潮水般涌入新加坡之后,像庞先生那样矛盾的复杂情感成为新加坡本地人与外国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是当地人群关系中的一种典型代表。

人口剧增的新加坡

过去十年,新加坡人口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四分之一,达到500万。

外国人大量涌入新加坡的潮流从2006年开始变得明显。2006年到2010年间,该国人口增长率平均在3.2%左右,而之前的5年,增长率仅为1.1%。

今天,在所有的新加坡人口中,外国人占据了26.8%的比率。而在2000年,这个比率为18.7%。在1990年,比率为10%。 过去十年,新加坡永久居民(持绿卡者)翻了几乎一倍,从2000年的28.75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54.10万人。

如此的快速增长增加了新加坡当地人对工作就业、过度拥挤和依赖廉价外国劳动力的担忧。

去年,因一名外国人给《海峡时报》评论栏目投稿,表达其身处备受厌恶环境处境的事件成为该国各党派间竞选争相赢取民意的热点。彼时,该国反对移民的情绪达到了一个高潮。

《海峡时报》观察栏目随即向400名新加坡人做了电话访问调查,让这些人表达并评估出是什么东西成为了“我们”与“他们”之间的隔阂。但调查的结果却显示,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认可了该国外国人所做出的贡献,他们承认外国人在该国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

本地人对工作就业的担忧

但是外国人究竟该如何融入到新加坡的就业大军中,以及从哪些角度或者层面去融入成为了此次调查争论的主要话题。

由于人口激增,人们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在加强。紧缺的基础设施条件容易引起众人的不满。绝大多数受访者认同的观点是,缺乏广泛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导致本地人与外国人之间隔阂的问题源头。

所有受访者一致达成的另一观点是,外国人确实从本地人手中夺走了他们就业的机会,但他们却忽略了一个数据,即此时新加坡的失业率处于历史的最低点,仅为2%。
需要指出的是,新加坡人真正恐惧的是经济的竞争,而不是因为种族歧视或者仇外情绪而反对外来移民,抵制外来人口。

与“他们不说英文”或者“他们不尊重我们的社会准则”的排外理由相比,新加坡人考虑的是外来移民带来的过度拥挤和就业焦虑的问题。受访者中没有一个人把“他们让我在住宿小区中感到不安和恐惧”这样的理由放在反对外来移民的最前端。

差不多有81%的受访者愿意接受外国人居住在新加坡,另有62%的受访者把外国人当作他们的朋友。差不多有一半的受访者每周至少参加一次与外国朋友的聚会。

专家们认为,根据他们的经验性研究,除了一些极少数的极端分子在网络上对外来移民抱怨泄愤以外,种族歧视或者仇外的情绪在新加坡基本没有出现。

“他们”与“我们”之间的融合

来自亚洲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赖阿恩博士强调,新加坡社会从来就没有仇外的历史,也没有任何反对异国的形式存在,其社会模式跟欧洲一些地区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新加坡政策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梁昌宏博士说,“外来移民的好坏并不由新加坡人民的态度决定,而是由政府的政策决定。关键性的要点不是我们想不想要外国人才,而是我们是否能够吸纳他们,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新加坡本地人是否会被淘汰。”

关于外来移民的争论,最核心也最令人苦恼的议题为,引入的外国人处于该国本土经济层级的哪一层。

《海峡时报》观察栏目把外来移民分为“高端”和“低端”两种,前者是具备职业资格的专家学者,而后者则是转瞬即逝的大众群体,如建筑工人、清洁工、家政服务员等。“高端”与“低端”外国人在新加坡拿的就业签证就不同。

当受访者被问及新加坡是否愿意向外来移民敞开国门时,所有人都选择了同意敞开,但他们均表示政府应当减慢外来移民加入的速度。相关专家认为,这种心态反映了人们对过去五年新加坡的过快变化持有谨慎之心。

然而,所有的受访者均希望新加坡政府把移民大门更多地向“低端”移民者敞开,而非“高端”移民者。

另外一个调查问题也同时佐证了以上观点,即新加坡本地人希望外来移民能来到他们国家做他们不想做的工作。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作的社会学家谭恩瑟先生表示,“大多数的新加坡人都拥有中高端的职业,他们从那些低端外国劳动力的廉价成本中获取了利益,但是他们也面临着来自高端外国移民的职业竞争挑战。”

白领与高端外来移民间的竞争

新加坡宏茂桥集选区的一名议员英特吉先生看到了高端外来移民存在的两面性。

新加坡人在面对极度富有的精英时,会对精英们豪华的生活方式发出这样的感叹:“你工作了那么久,却买不起一套房子。而你又会常常读到一些外国移民在新加坡购买高端房产的新闻。他们总会做那些你意想不到的事情。” 新加坡白领们感慨外来富豪的生活超出了他们所能承担的能力范围。

但是,英特吉先生补充道,新加坡又必须向爱德华多·萨维林和皮实·古扑塔斯这样的世界级人物敞开大门,因为这样做有利于保有该国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地位。前者乃脸谱网的创立人,而后者则为新加坡发展银行的大老板。

即便如此,新加坡的白领们还是不大乐意与那些来自国外的人才们一起工作。这些白领们认为,外国精英实际并没有那么牛气,也没有那么多值得让他们高看的工作能力。新加坡政府关于“引进更多外国人才有利于活跃本国经济,同时办公室就业机会明显多于工人就业机会”的说法并未赢得太多本地人的心。

60%的受访者肯定了低端外来移民的贡献,并同意他们从事新加坡本地人不愿承担的工作。而仅有37%的受访者表示认可高端外来移民在新加坡的贡献价值,是所有五个选项中选择此答案人数最少的一个。

廉价劳动职位该不该给外来移民?

专家们认为,新加坡本地人都看到了外来移民占据了当地如餐厅侍者、销售小姐或者电话呼叫中心接线员的工作位置。而且他们同时还看到,这种就业机会被占据的趋势正在被不断扩大和延伸,已触及到工程、制图和IT行业。

新加坡淡宾尼集选区的议员马炎庆认为,来自其他亚洲国家的移民们能够比新加坡同辈人忍受更为低廉的工作报酬,而且他们不用承担一般新加坡常住居民需要承担的服兵役的职责和义务。这种反差促使本地人感受到了一种威胁,尽管他们自己本身还是处于有利地位。但是一些新加坡本地的老板在谈到雇佣低端外来移民时,却认为自己根本无利可图。他们指责议员这样的观点太主观化,完全是自私的想法。

新加坡一家搜索引擎公司的老板谭先生说:“很多人以为外国移民者是廉价劳动力,雇佣他们使我们这些私营公司老板可以赚到更多的钱,但事实上是我们支付更多的钱给这些外来人口。”“他们的生产能力比本地人强很多,他们工作的动机和愿望更强,而且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更认真。”谭说,“我根本不认为是外来移民抢走了本地人的工作,完全是本地人自己亲手丢失了可以工作的机会。”
 

将本文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