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副总理黄根成在2007年中国新加坡节演讲全
文章来源:早报网编辑:Jonh时间:2009-12-30 17:23浏览次数: 次
中国商务部、发改委的嘉宾
各位女士们、先生们
早上好
1 《新加坡座谈会》是“2007年中国新加坡节”的第一场商务活动。我非常高兴能在这里跟大家共聚一堂。“新加坡节”是个促进多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座谈会,深化彼此的了解,进一步巩固新中经贸关系。
2 中国如今已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出口国、第四大经济体,成为亚洲和全球经济增长一股重要的动力。许多有利条件仍然强劲,例如:内需持续扩大、成本结构具竞争力、取之不尽的资源、对经济改革的坚定承诺,都将使中国崛起的势头更加锐不可挡。
3 在环球市场上,中国企业也纷纷留下印迹。像海尔、联想等国产品牌急速腾飞,成了国际家喻户晓的名字。根据《经济学人》8月的一篇报道,以总市值排出全球十大企业,当中就有三家来自中国。中国工商银行取代Citigroup花旗集团,晋升为世界第一大银行。“中国移动通信”也取代了美国AT&T的领先地位。在石化工业领域,“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只落后于“埃克森美孚”,排名世界第二。
新中关系源远流长
4 新加坡和中国的双边贸易额,去年创下百分之27的增长记录,总贸易额高达4千亿人民币,相等于537亿美元。中国是新加坡第四大贸易伙伴;新加坡则是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第六大海外投资国;在东盟国当中,新加坡在中国投资最高。这些数据,在在突显了新中经贸关系坚实而稳固。
5 新加坡和中国关系源远流长。今年7月,吴仪副总理和我在新加坡会面,共同主持了“新中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以及“苏州工业园区新中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九次会议。会议很成功,双方着手开拓新的合作领域,其中一项重点就是在中国选定城市发展“生态城”,展示持续性经济成果的同时,也关注社会和谐、资源和环境保护,做到经济与生态均衡发展。
以新加坡为中国企业进军区域与国际市场的跳板
6 新加坡处在绝佳的位置,我们可以充当中国企业进军区域与国际市场的跳板。到新加坡开拓市场的中国企业自1999年来增加五倍,到目前总计2500家,其中130家挂牌上市。新加坡具备四大条件,足以让有意赴新投资的中国企业享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一、我们具备丰富的环球市场营运经验,汇集顶尖的国际企业和人才。这些跨国公司和中小型企业可以和中资企业建立伙伴关系,联手进军区域和国际市场。
其次,新加坡成功与13个主要的发达和新兴经济体签定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包括美国、日本、印度,这些市场的国内生产总值总和占了全球的百分之60。新加坡广泛的自由贸易协定网络能帮助中国企业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市场拓展业务。
第三:新加坡坚定建立并维护一个亲商的环境。我们致力保障政府的服务效率,推行税务优惠等一系列亲商政策,发展四通八达的基础建设,不断开拓和提升人力资源素质,确保适合经商的人才源源不绝。
第四点,新加坡拥有保护知识产权完善的体制;正因为有了这个前提,新加坡才有条件发展成卓越的研究开发中心。中国科技部属下的火炬中心2002年同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签署备忘录,在新加坡设立第一个海外研发支部,协助高新技术起步公司孵化成形。至今,火炬中心已扶助了包括华旗在内的超过一百家公司,在新加坡立足。
新加坡-理想的生活环境
7 除了上述种种优势,新加坡提供一个适合居住、生活 的理想生活环境。如今在新加坡生活与工作,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外执行人员和家属,超过9万人。“美世人力资源咨询公司”(Mercer Human Resources Consulting)刚在今年发表的一份国际性报告,选定世界首100个适合居住的城市展开调查,针对教育学府、居住条件、环境素质和公共场所安全等39个生活素质标准做评估;结果,新加坡获选为亚洲区最适合居住的城市。
8 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环球城市,要继续巩固这样的位置,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新加坡已有全盘计划,要在未来三到五年内重造整个国家。我们将发展覆盖全国的高速在线和无线宽频网络,大幅提升资讯流通和知识分享;中央商业区将延伸到建有世界级花园的滨海湾;两座大型综合度假胜地将在2010年竣工;F1一级方程式新加坡大赛将让世界见识新加坡的精彩刺激。此外,市区内和圣淘沙岛上也会大规模兴建海湾豪华公寓,让住户坐拥整片海景。有了新气象、新风貌,我们有信心把新加坡打造成一个更蓬勃,更有朝气的环球城市。
结语
9 我向各位介绍了新加坡未来发展的几个大方向,至于具体商机和计划,就留待各主要经济部门的官员向各位进一步说明。我们与各位分享这些发展大计,期待与你们建立全新的伙伴关系,一起抓紧经济机会,进军环球市场。同时,也借着“新加坡节”呈现的丰厚文化体验,让新中双方的经贸联系也能在共有的文化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这次座谈会正是一次让各位认识新加坡的好机会,可以借着同与会的政府和商界领袖会面,探讨新中双方新伙伴关系的新契机。我谨期许新中两国源远流长的关系,继续深化、巩固,朝更高层迈进!
谢谢各位!
各位女士们、先生们
早上好
1 《新加坡座谈会》是“2007年中国新加坡节”的第一场商务活动。我非常高兴能在这里跟大家共聚一堂。“新加坡节”是个促进多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座谈会,深化彼此的了解,进一步巩固新中经贸关系。
2 中国如今已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出口国、第四大经济体,成为亚洲和全球经济增长一股重要的动力。许多有利条件仍然强劲,例如:内需持续扩大、成本结构具竞争力、取之不尽的资源、对经济改革的坚定承诺,都将使中国崛起的势头更加锐不可挡。
3 在环球市场上,中国企业也纷纷留下印迹。像海尔、联想等国产品牌急速腾飞,成了国际家喻户晓的名字。根据《经济学人》8月的一篇报道,以总市值排出全球十大企业,当中就有三家来自中国。中国工商银行取代Citigroup花旗集团,晋升为世界第一大银行。“中国移动通信”也取代了美国AT&T的领先地位。在石化工业领域,“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只落后于“埃克森美孚”,排名世界第二。
新中关系源远流长
4 新加坡和中国的双边贸易额,去年创下百分之27的增长记录,总贸易额高达4千亿人民币,相等于537亿美元。中国是新加坡第四大贸易伙伴;新加坡则是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第六大海外投资国;在东盟国当中,新加坡在中国投资最高。这些数据,在在突显了新中经贸关系坚实而稳固。
5 新加坡和中国关系源远流长。今年7月,吴仪副总理和我在新加坡会面,共同主持了“新中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以及“苏州工业园区新中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九次会议。会议很成功,双方着手开拓新的合作领域,其中一项重点就是在中国选定城市发展“生态城”,展示持续性经济成果的同时,也关注社会和谐、资源和环境保护,做到经济与生态均衡发展。
以新加坡为中国企业进军区域与国际市场的跳板
6 新加坡处在绝佳的位置,我们可以充当中国企业进军区域与国际市场的跳板。到新加坡开拓市场的中国企业自1999年来增加五倍,到目前总计2500家,其中130家挂牌上市。新加坡具备四大条件,足以让有意赴新投资的中国企业享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一、我们具备丰富的环球市场营运经验,汇集顶尖的国际企业和人才。这些跨国公司和中小型企业可以和中资企业建立伙伴关系,联手进军区域和国际市场。
其次,新加坡成功与13个主要的发达和新兴经济体签定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包括美国、日本、印度,这些市场的国内生产总值总和占了全球的百分之60。新加坡广泛的自由贸易协定网络能帮助中国企业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市场拓展业务。
第三:新加坡坚定建立并维护一个亲商的环境。我们致力保障政府的服务效率,推行税务优惠等一系列亲商政策,发展四通八达的基础建设,不断开拓和提升人力资源素质,确保适合经商的人才源源不绝。
第四点,新加坡拥有保护知识产权完善的体制;正因为有了这个前提,新加坡才有条件发展成卓越的研究开发中心。中国科技部属下的火炬中心2002年同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签署备忘录,在新加坡设立第一个海外研发支部,协助高新技术起步公司孵化成形。至今,火炬中心已扶助了包括华旗在内的超过一百家公司,在新加坡立足。
新加坡-理想的生活环境
7 除了上述种种优势,新加坡提供一个适合居住、生活 的理想生活环境。如今在新加坡生活与工作,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外执行人员和家属,超过9万人。“美世人力资源咨询公司”(Mercer Human Resources Consulting)刚在今年发表的一份国际性报告,选定世界首100个适合居住的城市展开调查,针对教育学府、居住条件、环境素质和公共场所安全等39个生活素质标准做评估;结果,新加坡获选为亚洲区最适合居住的城市。
8 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环球城市,要继续巩固这样的位置,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新加坡已有全盘计划,要在未来三到五年内重造整个国家。我们将发展覆盖全国的高速在线和无线宽频网络,大幅提升资讯流通和知识分享;中央商业区将延伸到建有世界级花园的滨海湾;两座大型综合度假胜地将在2010年竣工;F1一级方程式新加坡大赛将让世界见识新加坡的精彩刺激。此外,市区内和圣淘沙岛上也会大规模兴建海湾豪华公寓,让住户坐拥整片海景。有了新气象、新风貌,我们有信心把新加坡打造成一个更蓬勃,更有朝气的环球城市。
结语
9 我向各位介绍了新加坡未来发展的几个大方向,至于具体商机和计划,就留待各主要经济部门的官员向各位进一步说明。我们与各位分享这些发展大计,期待与你们建立全新的伙伴关系,一起抓紧经济机会,进军环球市场。同时,也借着“新加坡节”呈现的丰厚文化体验,让新中双方的经贸联系也能在共有的文化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这次座谈会正是一次让各位认识新加坡的好机会,可以借着同与会的政府和商界领袖会面,探讨新中双方新伙伴关系的新契机。我谨期许新中两国源远流长的关系,继续深化、巩固,朝更高层迈进!
谢谢各位!
将本文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