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香港移民 > 香港资讯 > 教育 >

香港政府与大学的关系

文章来源:华商移民编辑:admin时间:2010-01-19 10:49浏览次数:

香港政府与大学的关系,说白了就是一句话:政府掏钱,教授治校。

一、政府要为教育买单
香港政府要为教育(当然不仅是高等教育,还包括初级和中等教育)买单,每年政府预算中教育是最大的单一开支项目。香港回归前,占政府全年开支总额五分之一,1997年回归后,教育开支增幅明显,接近四分之一,表明香港回归后港人治港,对教育投资的重视。

二、政府不干预大学
虽然香港的主要大学属于公立性质,由政府投资建立,但政府并不直接参与大学管理,大学也不同政府直接打交道。香港政府没有相当于内地国家教育部行使的那种职能的的部门,只有香港教育统筹局,而这一部门完全没有管理大学的职能,因此绝对不会参与和干预大学事务。

香港的大学具有很高的自主权,大学专业和课程设置、求学者选择学校、办学经营方式、教学方式、教育管理等,则都是市场化运作。

香港政府对高等教育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定发展战略和一系列配套措施上,对高校的管理并不是运用行政权力,而是通过“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 (UGC)对院校实行财政资助来间接影响,这一部门起着政府和大学之间缓冲器的作用。

三、教资委是政府投资“顾问”
办大学要政府掏钱,政府掏钱给谁?怎么给呢?香港政府通过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来行使这项工作。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是香港政府委任的一个非法定的顾问组织,既不是政府机构,又不是法定的拨款机构,它负责八大校的发展和资源需求问题,向香港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这一机制源于英国,经过近百年的运营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这一机构在英国等国相继取缔,香港则继续采用这一机制,并在继承和扬弃中加以完善,并在香港高等教育决策中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由此形成了政府干预少、法律作保障、市场需求作牵引、办学自主、学术活跃的大学运行模式。

教资委自1995年起对所属高等院校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评估,从事“教与学质量过程评审”,对高等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审核,并依据审核结果向政府提出资源分配方案,香港政府也据此向各大学投资。1994年,教资委组织的审核评估改变了以前仅依据历史背景和学生人数的投资办学模式,而代之以成绩为本的投资模式,鼓励各所大学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竞争。大学要想得到政府更多的投资,就必须努力把大学办得更好更具竞争力。

四、学术评审局管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准

对于一所高等院校(相当于内地的大专或中专)专业和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学术水平如何?是否与国际公认的水准相当?能否具备颁授学位资格?能否升格为大学?也不是政府直接来确认和拍板。而是通过香港学术评审局(Hong Kong Council for Academic Accreditation, HKCAA)负责评审或鉴定,并向香港政府提出权威性的意见,政府据此确认和批准。

香港学术评审局是一所独立的非赢利的法定机构,其经费主要来自为政府提供评审及其它服务所收取的费用。评审局成员以22人为限,均由政府委任。成员包括三方面人士(各5-7名),海外学术界人士、在香港居住和工作的学术界人士及香港工商界和专门职业人士。

根据香港学术评审局条例,评审局可应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或其它政府方面的要求进行学术评审。比如香港学术评审局曾对香港城市理工学院、香港浸会学院、香港理工学院、香港公开进修学院和岭南学院等高等院校进行评审和鉴定,此后数年间,还进行了100多例的课程甄审或课程重新甄审。后来这些院校陆续通过了评审,分别升格为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公开大学和岭南大学。

 

将本文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