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义工
托儿子的福 我成功当上义工
在一次家长会上我遇见一位热衷于当义工的妈妈,她竭力鼓励我与另外一位妈妈一起到学校图书馆当义工。当时小女儿还不满四岁,大女儿也才六岁,因此我暂时没有外出工作。如果当义工,也只有每天在小女儿上学前班的两个小时里抽出些时间来,她说:“没关系,这样就很好。”
于是,她便拉我去见图书馆的负责人Jane。自我介绍时,我报出儿子的姓名,儿子在学校图书馆已经当了两年多的义工,Jane对他的印象很好,让我留下名字和电话号码。我开玩笑地说:“听说到学校当义工要去警察局查核有无犯罪记录,如果是这样,请你去警察局查实,不过,我保证你会得到满意的结果,我可是优秀的良民。”
没想到,第二天Jane就打来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去做义工,我说:“明天吧。”儿子回家后,我高兴地对他说:“你在学校表现好,我也跟着沾光,这不,立刻找到份义工。如果别人不信任你,你想白干不拿钱都没门。”
热情的加拿大义工
图书馆还有另外一位在职女教师Helen,她曾经是儿子的英文老师,除了有教学任务,她还在图书馆兼职,帮助Jane处理一些日常事务。Helen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教师,常常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排练节目并且参加各种文艺演出活动。有一次,她带领一队学生去美国参加一个SHOW,星期六去美国纽约,星期一返回加拿大多伦多,连家都顾不上回就赶到学校上班。
Mary是一位年逾七旬的美丽女士,早已退休,却主动回到自己以前工作过的心爱岗位来帮忙,她对我说:“读书是件有意义值得做的事。”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她手捧一束才采摘的鲜花,兴冲冲地进门就说:“这是今早才从我家的花园里摘下来的,我把它们带来,让鲜花陪同我一起在这里工作,感觉就像在家一样。”她的衣着鲜艳夺目,搭配得当,仪态端庄,态度温和,工作认真投入。同事们都夸奖她:“工作起来有使不完的劲,宝刀不老。”
Mary的三个女儿都已经成家立业,老二在澳大利亚,老大在温哥华,离得最近的小女儿在安省的伦敦市。Mary每年都要外出旅游几次,除了去三个女儿家轮流探访,也去欧洲各国旅游或者探亲访友,每次回来她都会带上一本本影集给同事们欣赏。同事们在欣赏照片的同时都羡慕地说:Mary是永远的白雪公主,因为她有一位深深爱着她的丈夫。
图书馆负责人Jane是一位精明干练的女士,她有着幸福的家庭和喜爱的职业,两个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在大儿子过生日的时候,她送给儿子一份浪漫礼物:旅馆度假一日。每逢圣诞节,Jane都会给同事和每个义工送张贺卡和一份小礼物。年中还组织聚餐一次,甚至把以往在这里做过较长时间义工的朋友也请来聚会。
我当义工的经历
我在图书馆当义工后才知道,平时我们去图书馆借书还书,看似简单的一借一还,却不知道其中凝聚着图书管理人员多少心血和劳动。每本书,从计划进货,到包装整理,登记注册,上架出借,从头到尾,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层层把关,一环也不可出差错。这些工作,不仅需要细心,更需要耐心,还需要有一份爱书的热情来完成。
孩子长大些后,我开始找工作,还请Jane帮助修改简历,她总是有求必应,认真负责地帮我斟字酌句。她甚至准备让我给图书馆做几天有报酬的全日工作,为今后寻找类似的工作积累经验,后来因为我找到一份全职工而作罢。
还有一位让我心存感谢的同事名叫依娜,我就是因为她的引见,并且以她为榜样才成为学校的义工。她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从事义工工作多年并且乐此不疲。她是很多年以前从香港移民来加拿大的,不仅会说粤语和普通话,还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我问她怎样才能说一口像她一样地道的英语?她笑着回答:我这都是当义工练出来的,做不同的义工,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人们在教你做事的同时也会教你说话,纠正你的发音和语句。
她常常关切地对我说:“不要干太多的事,你可千万不能倒下,也不能生病,你的家人需要你。记住:该吃的时候就吃,该睡的时候就睡,该休息就一定要休息,没有什么比身体好更重要。”
“不要干太多的事”似乎成了她与我见面的口头禅,她与我说话都是英文,我知道她的意思并不是教我偷懒,而是提醒我要注意休息,干什么事都要适可而止。她总是一脸笑意,知足常乐的模样,以一种平淡安详的态度为人处事。
在加拿大当义工是很常见的事,这里的学生在从高中毕业之前必须有四十个小时的义工工作经历,否则拿不到毕业文凭。常听说有人正是通过当义工这种途径找到相关或者专业工作,因为加拿大人注重本地工作经验,而且,招聘知根知底熟悉本职工作的人到底踏实些。不知道这段当义工的经历在我以后找工作的时候能否派上用场,不管怎样,有这样的经历也是一种收获,一份值得回味和珍惜的过去。
- ·加拿大缅省(曼尼托巴省)设华裔移民纪念碑